作为大田县传统支柱产业,铸造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基础。
从2017年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到2022年正式成为“中国铸造产业集群县”,就业人员由2200人增长至3357人……近年来,大田县结合产业现状,着力补链建链延链强链,加快推进铸造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带动了一批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县内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力量。
1月4日,在太华镇群团村坤源机械工贸有限公司精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按照工序进行铸件加工,制造纺织圆机整机。
坤源机械整机装配车间 ,工人正在制造纺织圆机整机。
“这个精加工生产车间是2022年新建成的,配备了立式抬床、摇臂机床、滚齿机等机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公司负责人李金钻介绍,这几年,公司不断引进新设备,延伸产业链,产品从最初的纺织机铸件,发展至现在的纺织机配件、铸件精加工、整机制造。
李金钻出生于1980年2月,是泉州市晋江人,初中毕业后便四处打工,从事过鞋服、五金、化工等行业。2007年,他在晋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从事机械铸造行业,以苦干、实干的精神,慢慢积累下经验,将公司发展壮大。
“晋江这些年已经开始转型升级,往高精尖方向发展,我们这些小型公司就不太占优势。”李金钻说,为了更好发展,他把目光转向了拥有良好铸造产业基础的大田。
2019年7月,李金钻在大田县成立坤源机械工贸有限公司,建设铸造、铸件精加工、整机装配等车间,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大田。目前,公司占地面积18.75亩,拥有员工60人,年产值可达1.8亿元,产品主要销往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及东南亚部分国家。
在晋江的发展经历让李金钻深知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吸纳12名专业的技术员,组建起研发团队,针对产品提升、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进行创新、改进。在团队的努力下,公司获得了1项发明专利和18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22年12月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今年计划在上京铸造园区成立公司总部,新建6个零部件精加工车间及整机装配车间。”李金钻介绍,这有助于解决当前物流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竞争力弱的痛点,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办好企业、担当社会责任,李金钻不忘肩上的担子。2022年,他成为县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出了《关于做大做强铸造和装备制造业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我希望能帮助大田机械铸造产业更好地发展,促进更多的微小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实现增加就业、拉动经济的良性循环。”李金钻说,自己人要抱团取暖,要凝聚起来,形成合力,才有发展。
与李金钻一样,林启望也是大田县铸造产业从业者之一。今年38岁的他,是大田县机械铸造协会的副会长,在铸件生产方面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坤源机械的工人正 在打磨、精加工铸件。
2007年,林启望与人合伙开了一家炼铁厂,初步接触到了铸造行业。当时,因厂里缺乏铸件生产技术,他就把铸件生产工作承包给南安的一家公司。2015年,由于政策原因,炼铁厂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他只好将部分厂房转卖给朋友,寻求新的出路。
炼铁厂关停后,林启望摆过地摊、做过小吃,生活也还过得去。2019年,朋友邀他一起办铸造厂。深思熟虑后,他们成立大田县聚丰铸造有限公司,做起了老本行。
聚丰铸造在吴山镇程堂村建起了占地28.3亩的厂房和生产车间,配备感应炉、造型机、自动浇注机和垂直全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可生产汽车、消防、水暖、健身器材等中高端铸件2万吨。
为了做好铸件生产,林启望时常前往湖南、河北、上海、漳州等地取经,而后改进生产工艺,调整发展规划。
随着行业发展变化,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发严格,铸件种类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铸造从业者紧跟市场需求,及时做出改变。为此,林启望建立了研发团队和材质实验室,研发制砂技术、砂处理工艺、材料配比等,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目前,公司正在开展技改项目,建成后将黏土砂粘工艺变为树脂砂工艺,让产品构造提升,外观更加光滑,应用范围更广。
如今,聚丰铸造发展走上正轨,从传统铸造转型升级为智能化铸造,产能与效益同步提升。三期技改项目建设完成后,年可生产中高端铸件3万吨,年产值7000万元,利税500万元,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150人。
“目前,协会共有机械铸造会员企业27家,均为规模以上,吸纳就业人员3000多人。2022年,实现累计产值50多亿元,利润总额1800多万元。”大田县机械铸造行业协会会长林绅明介绍,其中铸造产能和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40万吨,铸件运用范围从传统的水暖、消防、配重铁、矿山机械向汽车配件、工程机械、智能机床等铸件拓展。
2008年大田县机械铸造行业协会成立后,致力为会员提供政策协调服务、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健全行业基础,成为政府与会员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2019年,李金钻成为协会会员。协会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主动对接县应急管理局给他提供安全知识培训,协调市场监督管理局,免费为他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近年来,围绕大田县政府“高标准建设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发展思路,大田县机械铸造行业协会因势利导,深化与中国铸造协会战略合作,加强与泉州、厦门等协会对接,有针对性鼓励会员企业引进先进设备、申报技术改造,引导15家会员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宝山、金门等企业被确认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小巨人企业,会员企业取得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268个。
2022年,协会协调县供电公司,帮助17家会员企业解决电炉超容等问题,全年共减免电费200多万元;针对实用人才少问题,协会深化铸造企业与福州船政学院等院校合作,举办《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培训班;积极组织企业到南安、厦门、上海等地对外参展参会,大大开拓了企业家们的发展眼界。
“协会还经常邀请中国铸造协会、福建省铸造行业协会的专家来大田,深入各家企业座谈交流,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林启望介绍,生产工艺、原料配比、温度控制是公司的“老问题”,去年7月,中国铸造协会专家前来指导,给出改进建议,让他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林绅明介绍,在新的一年里,协会将搭好桥梁纽带,加强和改善机械铸造行业管理,加快推进绿色、智能发展,助力大田机械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田记者站 叶紫妍 文/图
新媒体编辑:张锡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