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经历过两次解放,第一次是1949年6月9日,第二次是1949年9月6日。那么,到底要以哪一天为大田县解放日?各方长期争议。
“1983年9月,中共大田县委、大田县人民政府以田委办〔1983〕11号文件确认:1949年9月6日,为大田县解放日。”6月29日,建党节前夕,记者采访了大田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卢作福,揭开这段特殊历史背后的故事。
解放大田的相关资料由于当年的一些事件而丢失,仅有“大田县地方治安维持会同仁合影”等少数资料留存下来。
大田县当时的局势十分复杂,东有德化林青龙反动部队盘踞,东北是尤溪卢兴邦老巢,西有国民党专署驻地永安,西南有漳平曾文光匪帮,南有永春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康明深的势力和匪首苏玉英,城内有县保安中队长陈鸣皋部镇守。
“那时的大田县城四周兵匪相通,遥相呼应,要解放大田非常艰难。”卢作福感叹。
1949年5月14日,南平解放。中共闽西南安溪中心县委派人到永春爱门街策反苏玉英,同时派刘春生、彭志耕到大田,与大田自卫总团陈鸣皋商谈起义事宜。随后,收编苏玉英部50多人以及枪支,编为永春游击大队的一个中队。陈鸣皋部负责接应,参加解放大田县城。
据《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大田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记载,1949年6月8日,刘春生任总指挥,苏玉英为副总指挥,调派了永春游击大队4个中队,以及改编后的自卫总团及济屏乡农民抗征武装组成的4个中队,在济阳漈头洋成立永(春)德(化)大(田)边人民游击大队,陈鸣皋任游击大队长,刘春生任党代表,彭志耕任指导员。
队伍集中后,一路急行军。6月9日拂晓,游击大队到达大田县城东郊,陈鸣皋应约率队起义,并前来会合。刘春生下令从东门攻城。一时间,枪声四起,城里的敌人不知虚实匆忙应战,国民党大田县长钟如松带上几名卫兵向永安窜逃。游击大队占领大田县城,大田县城解放。
“大田县城解放后,立即张贴安民布告,宣传队宣传党的政策和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卢作福介绍,商店照常营业,民心安定,秩序井然。
6月12日,大田县解放委员会成立,卢炯然为解放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有高飞翔和刘騄生,群众1000多人在体育场举行盛大的祝捷大会。6月19日,成立大田县人民政府,设4个临时机构辖城关、上京、三民、文江4个区。而后,永春的队伍和苏玉英部先后撤出,县城由永德大人民游击大队驻防。
1949年7月22日,国民党永安专属委任詹国鼎为大田县县长。詹国鼎率部200多人,进攻大田县城。
7月27日拂晓,大田县府后山突然响起密集枪声,詹国鼎勾结三民乡匪首高飞龙等人攻城。驻扎在县城中的陈鸣皋部队,控制山头奋起反击,枪声响彻岩城四周。战斗持续到中午才停火,陈鸣皋部抵挡不住,撤出县城,大田失守。
大田县城第一次解放后得而复失,革命老区的地下党员、战斗中失散的老游击队员,以及大田各地的老交通员、老接头户,纷纷前往沙县、南平寻找组织,请派部队解放大田。
有一天,林自寿、林英才和卢炯然等人看到了沙县解放的布告,落款的司令员姓名写着林志群。卢炯然后来回忆道,他们不确定此“林志群”是否就是原来地下党的战友“林自群”,3人接着步行去了沙县,在县城停留了3天。
“司令部门口的岗哨拦着不让进,因为这里是军事禁地,首长是谁也属于机密。”卢炯然告诉子女,林志群原名林自群,原闽中工委青年部长、闽西北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福建省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当时,卢烔然急中生智对哨兵说,有急事要找林志群,如果耽误了谁都负不起责任。林志群接到哨兵的电话报告,派人来接卢炯然等人进司令部,一起分析第二次解放大田时机。
林志群派他们回大田组建均溪游击大队,林英才任大队长、马长光任政委、卢炯然任参谋长,调配了400多支长短枪和3挺机枪。8月26日,队伍在龙门乡公所集合,做好第二次解放大田的准备。以武陵安老区群众组建成一连,由投诚的奇韬郑兰友部为主组成二连,以汤泉老区群众组成三连,由龙际乡实力派陈图南和起义投诚的杨辉章部整编成四连,由谢武乡的半路、和春老区青年农民组成独立排。经过一个星期的整训,一支400多人的游击队诞生了。
9月5日,游击大队趁天色未亮,分三路向大田城关进发,大田县长和守敌林荣春部闻风窜逃。9月6日凌晨,皓月当空,均溪游击大队在群众的夹道欢呼下,开进了大田县城,宣告了大田正式解放。
大田全境解放后,党组织和游击队根据《约法八章》《入城手册》的规定,对国民党遗留的党、政、军、财、文各部门进行接管。
“在两次解放大田的过程中,卢炯然全程参加。”卢作福说,卢炯然是三十一都蚤卿(现大田县华兴镇的早兴村)人,1919年9月出生,1978年病故。他的童年生活坎坷,13岁时其父被仇家杀害,全家人外出避难。
卢炯然的父亲卢琳光经营红曲、红酒和布匹等多种生意,在大田县城和老家置有多处房产,是富甲一方和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1919年,大田县知事陈毓辉批准卢琳光等人购买枪支,设立团练总局,担任副团长。1926年,卢琳光和蒋超、施同寅等人倡议并捐资创办大田县第一所公立初级中学,聘请各地教师来大田初中任教,促进了大田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县城经商期间,卢琳光和武陵安的林笏隆是生意合作伙伴。1932年5月,卢琳光在县城南门街遭人设局杀害,杀手扬言要对卢家斩草除根,绝不放过他的两个儿子。危急关头,卢炯然和兄长卢浩然及母亲等家人,被一位好心人搭救迅速离开了县城。之后,全家人搬到武陵安,得到了林笏隆的接济。卢炯然后来在永安国立音专读书,兄长卢浩然于1936年秋考上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
林笏隆支持革命,长子林其臻参加北平西山共产党游击队被日寇杀害,女儿林友梅是大田县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闽中工委妇女部副部长,被反动派活埋,自己被国民党关进大牢于1947年出狱后病故,一门三英烈。
在武陵安,卢炯然认识了地下党领导人林鸿图、林大蕃和林志群等人,从此默默为革命事业工作。
1941年7月,林鸿图大学毕业,分配在福建农业改进处造林事务所任技工,他秘密组织闽西北抗日武工队。由于叛徒密告,第二年4月被捕,关进永安县自卫队部,后因查无实据由林务所保释。同年10月再次被捕,关入三元县省保安处达16个月之久。1944年10月,林鸿图第三次被捕,再次被关在永安地方法院看守所里。卢炯然利用到监狱里探望被捕校长蔡继锟的机会,看望被捕的武陵小学党支部发起人林鸿图。
“大田第二次解放后,我父亲跟随林志群去了永安专署工作,林志群调任永安专署任专员。”卢炯然的长子卢昇告诉记者。
2021年5月,大田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迎接建党100周年,编著出版了《大田红色故事》一书,大田县两次解放和卢炯然等人的事迹,成为近年来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红色主题宣讲的素材,被一次次传颂。
大田记者站 林生钟
新媒体编辑:欧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