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经验晾晒比 | 泰宁:笃志聚力风帆劲 奋楫勇进砥砺行

e三明   2023-07-06 23:06:40   阅读

下渠镇渠口村制种基地,翠绿秧苗是粮农的“致富宝”。

泰宁城区航拍图。

日木新型建材生产车间生产忙。

浦武高速公路改扩建新增泰宁邱洪出入口及接线工程各项建设任务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古城里的民俗巡演。

泰宁古城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激活夜经济。

大龙乡双坪村晟境野奢露营酒店内,游客带着孩子在玩耍。

七月,红火的季节,万物竞相争荣,透着生长的喜悦。在泰宁,一个个建设项目,一处处精致景点,一条条整洁街道,一张张幸福笑脸……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和大干快干的奋进热潮。

泰宁县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扎实开展“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广大干群牢记嘱托,奋发进取、稳中求进,奏响发展新乐章。

项目赋能  实干奋进跑出“加速度”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7月4日,在泰宁县城西学校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工人们正全力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泰宁城西学校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是2023年市重点项目,也是泰宁重要民生补短板项目,项目建于泰宁县全民健身中心西侧,总投资5.2亿元,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新建办公综合楼、教学楼、艺体馆、实验楼、食堂、宿舍楼、运动场地等,配套建设学校周边道路、护坡、消防、绿化、围墙等设施。

项目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土石方工程,进入基础施工。预计2024年可全面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公共教育服务能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校园及周边环境,有效解决学位短缺的问题。

重大项目是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泰宁县深入开展“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活动,统筹抓好项目调度、协调、服务等工作,全力以赴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1-6月,全县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7.59%,超序时进度推进。

做优项目服务保障。对项目前期,加快推进项目选址、用地、可研、初设及环评等前期手续,真正做到让成熟的项目等政策、等资金。对在建项目,严格落实“四办”、“4+1”督促推进、提醒函等推进机制,做好要素保障,全力为项目纾困解难,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

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建立健全重点项目“红黄绿”三色三级管理机制,按照项目重要程度、总投资等因素,将重点项目分为三级,在项目关键节点、投资完成情况、要素保障等方面,采用“红黄绿”三色进行分类亮牌和预警提醒,形成项目作战地图。截至目前,已梳理“环大金湖旅游业态提升”、“历史文化名城活化利用”等9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59亿元,正按序时进度推进。

凝智聚“绿”  生态旅游擦亮“金招牌”

7月1日,D3147次动车从泰宁站驶出,前往上海虹桥。这是泰宁开出的首趟至上海的动车组列车,对加快两地互通、将泰宁文旅产品推向上海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该动车命名为“福建泰宁大金湖号”,是泰宁充分释放“大金湖”品牌效应,擦亮泰宁“丹山碧水”金字招牌的一个缩影。日前,福建首届品牌价值百强榜单发布,泰宁大金湖入选旅游目的地区域品牌。

千岩竞万壑,丹霞映碧水。大金湖景区是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泰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景区,以水上丹霞为特色,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种类最齐全、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

为了保护和管理大金湖景区生态环境,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泰宁县购置了福建省最大的垃圾清理船,常态化开展湖面垃圾清理,并首创了实施遗产地村庄“节材改燃”政策,实施金湖生态水系系统保护修复治理,有效保护金湖流域水生态和周边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好生态助力打造好品牌。泰宁持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实施金湖大道综合提升工程、大金湖游客集散中心、锦江国际度假酒店等项目,统筹推进大金湖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景区旅游行业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发挥“智慧游三明”平台作用,推行“一部手机游泰宁”,全方位整合吃住行游购娱资源,解决游客入泰“最后一公里”问题,持续提升“大金湖”旅游品牌竞争力。同时,深化国铁旅游帮扶、沪明旅游合作和旅游联盟工作,积极对接铁路职工来泰宁开展疗休养活动,全力拓展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旅游市场,主动与武夷山、厦门等旅游城市探索建立“山、海、湖”协同发展模式。

此外,积极策划办好“大金湖”品牌系列各类赛事、文化、旅游活动。去年以来,成功举办了丹霞文化旅游节、“福影·泰宁之夜”等20余场节事活动。通过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培育登山、垂钓、骑行、露营、水上运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户外运动项目,持续打造发挥“大金湖”品牌效应,带动泰宁县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品牌价值是品牌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体现,也是评估品牌建设成果的主要指标。泰宁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大金湖”作为泰宁旅游的主视觉、主形象,文旅推介入驻全国铁路高铁车站,多次亮相主流媒体;实施“大金湖”品牌推广和全民营销战略,借助全市力量共同宣传推广,充分运用大数据和自媒体营销手段,全方位提升泰宁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保护发展  千年古城走好“双轨路”

7月5日,在泰宁县红光巷内的邹氏祖屋,工人们正在忙碌而有序地修复古宅,让它再现质朴典雅的历史气息,为泰宁古城“添色”。

泰宁是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何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功能?泰宁以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全力推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逐步融入城乡发展工作全局,让保护与发展“双轨并进”。

修复活化古建,契合时代发展。巧用“绣花功夫”,推进“微改造”,对古城进士巷、九举巷、红军街、江日彩故居等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工作,将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建设了豆香上青馆、岭红酒馆、池潭80影视梦工厂等具有各乡镇特色的主题馆14个,采用认养方式以用促保;打造5条以上配套设施完整的传统与烟火气息并存的街巷,改变古城旅游“一条巷子逛到底”的困境,使老城老街老建筑也能装下现代生活,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活力。

传承非遗文化,发挥当代价值。泰宁拥有梅林戏、棕编、游浆豆腐、鱼子灯、大源傩舞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古老文明“追赶”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泰宁通过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沉浸式非遗体验、非遗手作等活动,把传统民间工艺制作引入古城,让“非遗”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居民生活有机融合。非遗文化搭上泰宁“旅游快车”,如今在泰宁古城,非遗博览苑成了游客“打卡地”,鱼子灯、梅林戏巡演、打更等成为游客旅游的“直播热点”,更衍生出文创产品开发、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展现历史文化遗产新精彩。

同时,泰宁通过实施古城区连片改造提升项目,完成灵秀商城改造提升和“一河两岸三桥”夜态环境营造,进行民主街片区仿古商业街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市政道路“白改黑”、沿河景观靓化等,补足名城历史街区公共配套设施短板,进一步提升城市风貌。

为了让古城的持续发展更加安全、文明、有序,泰宁还不断加强和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探索城市管理新举措。今年以来,由县名城管委会牵头,县住建局、公安局、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共同组建了联合巡查执法队伍,以尚书巷、红军街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常态化开展名城巡查执法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名城环境秩序、消防安全、保护安全等的重点难点问题。

特色农旅  乡村振兴迸发“新力量”

四面环山,依水而居,远离喧嚣,享受独特乡村田园风情。走进境元·阅山水舍民宿,阵阵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游客们在茶园特色民宿内,赏丹霞美景,尽情体验茶景、茶艺、茶食、茶宿等休闲茶旅快乐。

阅山水舍民宿位于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风洞码头,毗邻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大金湖,是一家依托森林康养生态园为背景的康养民宿,利用前舍后园150亩生态茶园得天独厚的优势,前可观湖光山色,后可漫步于森林茶园之间,配备有森林漫道、园艺疗法、药膳食疗、森林冥想、茶园瑜伽等特色服务,成为泰宁游客乡村旅游的“茶旅”打卡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目光转向乡村。如何让美丽风景带动乡村发展,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亮点?泰宁县通过“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思路,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统筹推进泰宁特色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联动,打造出境元、王坑、岭下、崇际等特色网红点,推动乡村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泰宁县坚持“统筹规划、串珠成链、协调发展”,从注重单纯的农村公路管理效能向助力乡村振兴转变,不断探索实践“交通+”模式,不仅极大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安全出行,一条条农村路更是串联起泰宁县域的“1小时交通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去年,福建省首批“最美乡村‘福’路”授牌仪式举办,泰宁明清园至新桥岭下公路获此称号,也是三明入选的唯一公路。

一路通、百业兴。泰宁县依托丰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旅游资源,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农旅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渔悦水际、鹭嬉南会、花样音山、闲趣崇际、耕读李家……一个个美丽乡村,风貌不断变化,产业持续升级,不仅让乡村成为“网红村”,也让乡村成为百姓的增收致富地,特色农旅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2022年以来,泰宁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4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1个、中国传统村落3个;上青乡崇际村入选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复核名单;朱口镇王坑村入选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培育对象名单;梅口乡水际村(美丽森林人家)入选全省50个乡村“五个美丽”建设。 


泰宁记者站 熊明欢 李少兰 刘清香 陈曦 文/图

新媒体编辑:欧贝妮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