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 古树名木“老有所养”,呵护美丽乡愁

e三明   2023-08-16 09:46:40   阅读

古树名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文化的载体,见证着一个地区历史,更承载着当地居民浓浓的乡愁。8月9日,将乐县大源乡西田村余厝坑自然村200余岁高龄的罗汉松古树迎来它的专属守护人,成为将乐县古树认养协议的“第一树”。

image.png

认养,让古树老有所依

在仪式现场,将乐永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与将乐县林业局、西田村民委员会签订认养协议,约定了双方责任,并颁发认养证书,工作人员现场介绍了古树养护方法及养护要领。根据协议,认养单位以每年5000元支付认养金,认养期限3年,认养金以专项资金的形式,用于所认养古树的修剪、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日常养护、保护等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引导鼓励,让民营企业也加入到保护古树名木的行动中来,合力守护好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将乐县林业局副局长曾武兰说。

image.png

此次认养的罗汉松树龄210年,树高6-7米,地围290厘米。在古树身上,一根细铁丝挂着它的“身份证”,标明了编号、科属、树龄、保护等级、管护单位等内容。远远望去,粗壮的树干从地面螺旋上升,树枝斜展,枝叶茂盛,造型奇特,像一盆特大的罗汉松盆栽,罗汉松的左边,一棵480年树龄的南方红豆杉巍然耸立,仿佛两位饱经风霜的智者。

西田村党支部书记杨观洪介绍,以前在这两棵古树前面的开阔地上,有座很有名的寺庙叫马岭堂,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上四府有马岭堂,下四府有福山庵”。马岭堂所在的余厝坑自然村也是当时从将乐往泰宁方向的交通要道,往来的商客把马岭堂当成了驿站,路经此地,歇脚吃饭、住宿,热闹非凡,寺庙的房间就有一百间之多,后来因历史原因被拆除,但寺庙后的罗汉松与红豆杉依然屹立。上世纪90年代有台湾商人到此,想以200多万元的天价购买此古罗汉松,最终被大部分村民阻止。如今,这棵古树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神树,每年9月到10月,附近村民都会选个吉利的日子来这棵树下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正是这些故事的加入,赋予了它灵魂,让名木古树更有保护意义,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带动更多的企业、个人认养,为保护古树名木和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永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有强说。

保护,留住悠悠乡愁

将乐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境内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566株,古树群27个,拥有世界最大的南紫薇和千年南方红豆杉等2株福建省“树王”。近年来,将乐县通过多项措施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共建美丽家园,促进生态文明。

image.png

在将乐县水南镇渡头村,一棵750年的香樟古树通过3年多的保护复壮,已恢复了勃勃生机,在古树周边架起了围栏,以减少游客触摸,同时为主枝干增加了支撑,避免树枝过重而折断。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棵香樟古树树龄太大,枝梢回枯回缩现象较严重、大小根不同程度腐烂、主干和其他枝干中空腐烂、严重偏冠等现象,造成香樟古树树势渐危。

2019年,将乐县政府发布《将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的通告》,对重点濒危古树实施“一树一策”,邀请福州市名木古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制定针对香樟古树的保护复壮方案。2年多来,通过采取埋施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质地、树体注液、杀虫灭菌、树洞防腐修补、树体支撑加固等相应的复壮保护措施,逐步遏制古树的衰败趋势,让这棵近千年的古树逐渐恢复生机。同时,对县内400年松柏、200年罗汉松等11株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保护。

“这些年来,我们对全县范围内古树名木开展保护自查工作,确定专门管理人员对责任范围内古树名木进行动态管理和定期巡查,确保古树名木不被破坏,健康生长。”曾武兰介绍,多年来,将乐县为全县古树名木资源建立了详细、规范的信息档案,对古树名木的树种、具体位置、树龄、树高、胸径等做了详尽记录。

同时,将司法保护纳入古树保护中,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开展“保护古树名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全县古树名木全部完成统一编码建档,形成资源信息库,实施二维码挂牌保护,扫码便可知树名、树龄、保护级别等相关“身份”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动态化监管、公益性诉讼,为古树名木撑起法律“保护伞”。

2021年至今,将乐为全县566株古树及1株名木提供1137万元风险保障,保险期间,因意外事故、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病虫害以及自然老化、生境自然变化等因素,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施救,费用由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负责赔偿,实现“绿色保险”守护古树名木新模式。

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参与让这些承载着社会变迁的印记的名木古树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去年11月,福建最美古树群遴选活动中,将乐县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方红豆杉古树群,被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评为第二批“福建最美古树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古树群当成了打卡胜地,也赋予了它们新的价值和意义。 

将乐记者站:黄言亮  通讯员:施振强

新媒体编辑:罗雅慧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