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行走在青山绿水间

e三明   2023-09-06 11:02:13   阅读

风光篇、植物篇、动物篇……翻开新近出版的《永安天宝岩风光画册》,5个篇章、100帧精美照片,全方位展现了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资源保护、项目建设、科研监测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成绩的背后,是一群扎根保护区、默默无闻的干事创业者。

“我们按照‘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创新实施‘1355’党建工作机制,加快党建与业务提升、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全力打响‘绿映党旗红’党建品牌,推动保护区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福建省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莹说。

青山不语仍自在。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


扎根青山,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走进永安市西洋镇桂溪村,河道内流水潺潺,岸边残存的拦水坝依稀可见。

“电站属于必须拆除退出范畴,但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民可以从中得到电费补助,要拆除电站大家意见很大。”谈起多年前大溪水电站退出销号经历,西洋管理所所长蔡昌棠记忆犹新。

呵护好绿水青山,责无旁贷。保护区以实施“1355”党建机制为抓手,要求全体党员坚定政治方向,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

图片1.png

巡护山林

进入保护区工作整20年,蔡昌棠几乎都待在西洋管理所。当年骑着摩托车巡山时,路边碗口粗的小树已然高大挺拔,时光的年轮见证着“守山人”的默默付出。

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承勇,2001年3月进入西洋管理所工作,恰逢天宝岩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野外科考,参与总体规划编制,编写申报书,工作一项接着一项,时间紧、任务重,最长一次100多天没见到在尤溪工作生活的妻子和小孩。

跨出校门,进入青水管护站,在保护区一干就是31年,资源保护科科长刘进山“名副其实”。

党建引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翻开保护区干部职工名册,在这里默默奉献20年以上的多个名字赫然在列,他们扎根青山,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发挥特长,平凡岗位演绎精彩

扎根保护区,是为了让天宝岩这颗“生态明珠”更加光彩夺目,但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还要吃苦耐劳,长年坚持不懈。

“我们通过党建3大力量凝心铸魂,构建5项机制发挥党员作用,引导大家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陈莹说。

走进保护区管理局标本馆,两面墙整齐排列着高大的壁橱,橱柜内摆放着五彩斑斓的昆虫标本,体长最大的15厘米,最小的1至2毫米。

“目前总数有1300多种,以蝴蝶类居多。”天宝岩保护区科技科科长吴建勤介绍。

2009年,在永安市林业局从事多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后,吴建勤进入保护区工作,就与昆虫有着不解之缘,他不分白天黑夜捕捉昆虫、制作标本,为直观了解保护区昆虫多样性作出了应有贡献。

专业优势可以成就人生价值,兴趣爱好同样可以变成特长。

图片2.png

安装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

“现在除了继续监测鸟类和蝴蝶,还开始拍各种蘑菇。”党员廖金朋的微信朋友圈,琳琅满目。

廖金朋进入保护区工作后,自购一台D7100尼康相机,从学习使用摄影器材、熟悉鸟类生活习性开始,业余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野外奔波,拍摄了保护区内已发现的珍稀鸟类205种、蝴蝶296种,写下了200多万字笔记。

眼下,廖金朋以保护区大型真菌本底调查为契机,朝着一个新领域再出发。

因为热爱而执着,因为执着而在平凡岗位演绎精彩,这样的故事还在保护区延续着。


接续传承,讲好故事谱写新篇

“绿映党旗红”,红色力量代代相传,在绿水青山间生根、开花、结果。

青水管理所副所长詹术淼,至今清晰记得13年前刚到保护区时发生的一幕。

报到当天上午,有村民来所里举报,有人偷挖珍贵树种。所领导马上带着詹术淼和另一位同事,赶到8公里外的事发点,只见一个红豆杉树桩,已被人挖了一圈土。“就一个烂树墩,有这么重要吗?”给排水专业毕业的詹术淼当时很纳闷。

弹指一挥,10多年过去。“虽然自己是一名党外人士,但在保护区前辈们的影响下,早已融入这方水土,更明白这‘一草一木’蕴含的深刻含义。”詹术淼说。

2018年8月,詹术淼接到自然资源部卫星图斑现场核实任务,和同事步行6公里,翻越10多个山头,在海拔1300多米处,才发现一片约1.5亩栲树林,因春季开花呈棕黄色,被卫星拍成疑似祼露黄土。

敬业,可以让一个人更专业。

办公室主任池承锦在管理局第一批省公务员招考时进入保护区工作,从青水管理所干起,一步步成长。

“不管在什么岗位,把工作做好才是关键。”池承锦说。

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和保障。“从2019年以来,保护区先后实施了47个项目,投入资金3272万元。”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达铭语气坚定,虽然他从市里其他部门调整到保护区工作的时间不能算长,但作为分管项目和财务工作的领导,早已把对生态保护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融入工作中,带领业务科室在争取项目资金上大步前进。

项目建设科副科长尤梦薇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进入保护区后从事项目工作。“项目谋划、申报、推进、实施、建设、验收,每个环节都从零开始,一个个项目学着做。”尤梦薇说,这些项目做下来,我也可以和专业人士顺畅沟通了。 


永安记者站  魏兴谷  文/图

新媒体编辑:王丽华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