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温达到130度,倒入腌好的牛肉70克,加入配料下油锅搅散开炸20秒……”10月7日,记者走进醉有才沙县小吃品牌提升培训中心,见到培训老师正在向几名学员讲解制作老坛牛肉的窍门。
在老师讲解和演示后,学员们自己动手尝试。下锅、控油、翻炒,几分钟之后,一份老坛牛肉盖饭就热气腾腾地出锅了。
沙县小吃品牌培训中心是沙县小吃集团和福建省沙县醉有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沙县小吃品牌提升产业孵化基地。
近年来,中心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沙县小吃基层主管和店长,帮助他们提升小吃制作创新技艺和门店经营技能,并以此推进沙县小吃行业的人才培养及小吃“供应链”体系发展。

“现在顾客更倾向于享用新鲜现炒的菜品,这里的培训涵盖了从食材准备到摆盘搭配的所有精准步骤,学习体验很好。”来自莆田的学员陈良贤报名了“整店输出”培训课,准备学完后回去开一家小吃店。
从一家专注于酱料的生产型企业,发展为覆盖一二三产的沙县小吃转型升级的代表,福建省沙县醉有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培训为抓手,让小吃业主从认可产品开始,逐步接受转型升级的理念,实现从菜品、操作到经营的转型。
福建省沙县醉有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发辉对此深有感触:“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公司成立以来已开发了50多款复合型酱料,累计培训小吃相关从业人员5000多人次。”
在醉有才沙县小吃品牌提升培训中心二楼,针对不同商圈和客户特点,中心还打造了便利店、外卖店、早餐店等10种沙县小吃整店输出实景,将国有龙头企业的行业品牌资源、产业引领资源与公司的产品研发优势充分融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业态,也带动了产品销售的火爆。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机器的配合下忙着炒制酱料;网络直播间,“网红”主播正在教镜头前的顾客如何用酱料烹饪出一道道美食;发货仓库,工作人员忙着将产品打包装袋……这样忙碌的场景,每天都在醉有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里上演。
“目前每天产量在10吨左右,同比税收增幅30%以上。”颜发辉介绍。
在沙县小吃产业园内,一个占地3万平方米,投资近8000万元的标准化的生产项目正加紧推进,该项目通过整合现有生产要素,并新增预制菜、蒸菜类等相关配套生产线以满足小吃业主新的需求,项目预计在今年12月8日投入试生产。
沙县小吃产业园
“这里污水处理、员工宿舍等基础配套一应俱全,政府还给我们提供了2年的免租支持,减轻了企业不小的压力。”颜发辉坦言,政府提供的软件硬件支持,让企业实现“拎包入驻”,投产效率有效提升。
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沙县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百名干部服务百家企业”活动,靠前服务解决问题,常态化下沉项目一线,营造亲商、扶商、重商的浓厚氛围。
在优质服务的持续助力下,沙县小吃产业走出了依托聚势强链的发展新路。
占地2600亩的沙县小吃产业园如今已聚集了小吃速冻品、半成品、预制菜等产业上下游的24家企业,每天有150吨产品从这里通过冷链网格配送至全国,年产值超3亿元。此外,沙县区还引进了厨神食品、星鲜点预制菜、舌间道智能炒菜机等食品企业,小吃二产集群进一步壮大。
“目前,我们一方面正细化培训类别,做好线上教学和上门服务,提升更多小吃业主转型升级的观念:另一方面,扩大标准化和产业化规模,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加快上下游产业链集聚。”颜发辉介绍。
记者 陈睿 沙县记者站 许琰 薛辰怡 新媒体编辑:李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