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访谈|访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冰林

e三明   2023-10-20 20:12:57   阅读


做专做精主业 以科技创新赋能发展

——访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冰林




宁化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如何培育新动能,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头等大事。如何布局产业,招引什么项目?宁化县经过一番思量。


2020年初,宁化县在走访乡贤时发现,广东一些乡贤手上拥有硅胶资源,且三明具有白炭黑产业基础,市场硅胶产业前景良好。


当年9月,宁化县委、县政府将硅胶产业确定为县里主导新材料产业之一。县主要领导奔赴深圳、广州、惠州等地“招财进宝”。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就是“宝贝”之一。


谈到为何来到宁化经商办厂时,公司董事长黄冰林记忆犹新。2020年春节过后,他应邀带着团队来到宁化县考察,对当地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亲商务实的工作作风非常看好,于是打定主意扎根宁化,成立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开辟另一片事业新天地。


“我们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特种硅橡胶于一体的企业。公司拥有自主发明专利、先进技术及国际先进生产工艺设备。混炼硅橡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高低温性,可广泛用于航空、电缆、电子、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领域,有着广阔市场前景……”谈到硅橡胶产品,黄冰林如数家珍。


按照签约协议,这家公司总投资1亿元,公司设计年产能1万吨。当时,县里有人担心项目无法按期落地,可让大家惊奇的是黄冰林办事利索,很快利用宁化华侨经济开发区的36亩地块,自建厂房1.8万平方米,并且让企业有序地按原计划顺利投产。目前,公司已投资4000多万元。


“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宁化县这一招商引资的方法,引发无数实体企业主点赞。


2012年,黄冰林和两位合伙人创办了广东东莞市固泰有机硅有限公司。随着公司不断稳步发展壮大,原来的基础条件已经无法满足公司发展需求。2020年12月,黄冰林决定将公司从东莞搬到宁化。


“我们从6人小分队到现在50多人的团队,公司的发展壮大,源于我们舍得把资金投入到产品技术研发和设备技改。”黄冰林说,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公司完成了生产线半自动化改造,在提升产能的同时获得了8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特别是公司的硅橡胶产品在耐高温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可承受300摄氏度至400摄氏度的高温,走在全国硅橡胶行业前列。


2022年,公司年产硅橡胶4000吨,产值8000多万元,一跃成为福建省混炼胶生产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多年来自身在硅胶行业的精耕细作,久久为功,更离不开宁化县打造百亿有机硅产业集群的决心和良好生态发展环境。”黄冰林说。


宁化县按照“上游招下游、下游引终端、补齐产业链”的发展路径,以纳新硅胶、固泰硅胶两家硅胶企业为基础,围绕打造百亿有机硅产业集群,引进有机硅新材料项目12个,初步形成“生胶—硅油—混炼胶—硅胶制品”主产业链条。


“自企业落地以来,各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精准服务,协助企业申请对接各项惠企政策,推动企业上规升级,并纳入2021年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库。”黄冰林说,“宁化县按照‘一企一策’的办法,持续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各项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后,公司全体员工对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信心倍增,精神振奋,看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前景。”黄冰林表示,公司将继续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做实业,深耕硅橡胶行业,研发出更多的独特优势产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拓展产品生产范围,稳步扩大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为三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 刘博文 夏淑珍 巫瑞万

新媒体编辑:李雨青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