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普通的纸,经过简单的折叠和翻动,就能变成形态各异的动植物、花卉等造型,这便是中国传统纸制工艺品——纸翻花的神奇之处。如今,福州郭氏纸翻花的非遗传承人郭远峰,将纸翻花制作产业带到了尤溪,在千年古县开出了自己的产业之花。

纸翻花,又称“纸花”“翻花鼓”,起源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手工制作、手工展示、曲艺唱口“三者合一”的综合性传统技艺。
纸翻花这项技艺到郭远峰手上,已经传承了十六代。13岁时,父亲要求郭远峰到生产线上学习制作技艺,印浆、凿切、罩染、组装、销售,他一年学一道工序,直至把每个步骤都刻在脑子里,形成肌肉记忆。2002年,17岁的郭远峰掌握了纸翻花的制作技巧。
郭远峰在街头展示纸翻花技艺
“一开始我很抵触学。那时候年龄小、玩心重,别的同学放假能出去玩,而我周末和寒暑假都得在工厂里度过。”郭远峰回忆,“假期我跟着父亲奔走在销售一线,逐渐理解他的辛苦和坚持,也感受到自己身上传承技艺的责任。”
然而在郭远峰出师后,家里的纸翻花产业却因市场竞争激烈连年亏损,至2007年彻底关停。彼时正在读大学的郭远峰虽心有遗憾,却志不在此。为了纪念这项家传技艺,由父亲口述,郭远峰撰写了上万字的纸翻花传承史发布在网络上,想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传统手艺。
2009年,大学毕业后,郭远峰和朋友创办了房产中介公司,生意蒸蒸日上。闲暇时,他和父亲一起制作少量纸翻花走街串巷售卖,不少年轻人愿意为这份童年的记忆买单。
“当时电商销售发展迅猛,家里也抓住机遇在2013年开了网店。”郭远峰说,网店刚开业不久,就收到一位新疆客户的批量订单。可电商生意刚起步,父母相继病倒,在3年间先后离世。
那时,郭远峰消沉了一段时间后,在妻子的鼓励下把重心放在了房产中介生意上,将那份对父母的思念和纸翻花的制作技艺一起埋藏心底。
2019年,郭远峰的房产中介生意经营正火热,一位儿时玩伴却找到他,告知其早年撰写的家族传承史被篡改到另一个人身上。郭远峰发现,这篇“张冠李戴”的文章居然被20多家媒体转载,还有韩国的设计师靠着纸翻花技术,获得了三项国际大奖……“决不能让家传技艺就此消失!”
“突然决定转行,妻子和朋友都无法理解。”郭远峰笑着说,“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就是憋着一股劲。”
为了试探市场接受度,郭远峰制作了100个纸翻花,在福州三坊七巷景区找了30多家商铺推销,却无人愿意合作。
一次,郭远峰偶然在福州上下杭景区看到有手艺人摆摊售卖,这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不仅免摊位费,还支持创业。郭远峰找到景区负责人,负责人不仅认出了纸翻花,还邀请他来展示,指导他申请非遗。
纸翻花产品走进福博会
就这样郭远峰“火”了。摆摊的第一个晚上,他表演纸翻花72变贯口技艺,游客将视频发到网络上,唤醒了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先前无人问津的100个纸翻花当晚便一售而空。他和妻子、兄长及岳父母又加班加点赶制了一大批产品,在节假日最火热的时候,摊位一晚的营业额能达8000多元。
郭远峰建立了自媒体账号,并在2020年元旦,通过网络收到了第一笔订单。“2000个纸翻花,这是我重拾纸翻花技艺后谈成的第一笔生意。”郭远峰信心倍增,他和妻子开始到全国各地景区、地下商场做推广,他还多次受邀到各地中小学、电视台讲解表演。就这样,纸翻花传统技艺再次走入大众的视野。
2021年底,“郭氏纸翻花制作展示及贯口技艺”入选福州市晋安区第四批代表性非遗项目,郭远峰接到的订单也水涨船高。原先的家庭作坊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他索性租下两个厂房,开始规模化生产。
纸翻花需要纯手工制作,郭远峰和妻子手把手地培训了第一批工人。“纸翻花的制作技艺虽上手不难,但每一步都有讲究,重在熟能生巧。”郭远峰表示,“凿切线条一定要有美感,染色不熟练会串色,粘贴不对就无法变形。早期培训工人,浪费了近2万个部件。”
随着工人们逐渐上手,郭远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的创新、推广和销售上,由他展示表演的纸翻花72变贯口技艺还登上了央视《乡村大舞台》“高手在民间”等栏目。
“翻着就能变,这叫芭蕉扇;盘着就能变,叫做孔雀花;你看转着就能变,叫做海棠花……”2023年3月,郭远峰的这段贯口表演突然在海外爆火。短短几天,视频在TikTok、“油管”等热门社交软件上的浏览量超90亿次,有外国青年联系到他学习表演,更有不少海外订单接踵而至。
这期间,郭远峰既要统筹生产需求,又要外出参加活动,不断增加的订单亟需扩大厂区、招聘更多工人,他便把目光放在妻子的故乡——尤溪。去年12月以来,他先后在西城镇、新阳镇设立生产点,招聘员工近60名。
“当地有许多宝妈及家庭主妇需要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正好符合我们的用人需求,现在的生产重心已从福州逐渐转向尤溪。”郭远峰说,“目前在福州、尤溪两地共有5个生产车间,员工上百人,每个月能制作纸翻花200万个。”
度过了最繁忙的春节,郭远峰终于有时间对下一步作出新的规划。“在父亲那一代,纸翻花的品类有300多种,很多产品在当今市场上已经消失了。我在复制它们的过程中进行改良,把纸翻花的制作原理延伸到室内装饰、旅游纪念品、折叠式家具等适用场景里,探索跨界融合。”郭远峰说,“我一直坚持守正创新,希望在守好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赋予纸翻花制作技艺新时代的内涵,让它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尤溪记者站 罗 姮 通讯员 林 红 吴德堋 文/图
新媒体编辑: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