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开发的精密复合磨削中心荣获国内首台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数控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和中机数控开发的高速高精智能激光切割机荣获省内首台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充分体现了海西分院在工业母机减材装备领域的创新水平和实力。
交换平台激光切割机和单平台激光切割机正在进行调试
万丈高楼“平台”起。今年一季度,海西分院围绕“专精特新”产业布局,完成新能源石墨材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验收,新材料板块新增合同超1亿元;新增成都方炭合同3400多万元,正按节点完成装备制造;高端激光装备向福建南方路机股份等龙头企业推广,新增销售额600万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为项目成长搭台筑巢
4月11日,在位于海西分院的中机数控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对几台1540激光切割机做发货前的调试,计划在这周内打包装车,发往四川、云南等地。
“这台机器是我们原有的机型,通过和上海团队一起对它进行了结构修改和优化设计,使成本降低了20%,机器加工速度提高了2倍,实现了降本增效。”公司负责人高逸鸿介绍。
作为中国机械总院海西分院落地转化的项目之一,中机数控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海西分院的技术平台,借助沪明合作产业孵化项目,引入了上海普睿玛公司技术团队,在三明落地转化,帮助在企业新产品研发、原有机型改进、切割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技术提升。截至目前,已开展新5系龙门切割机、3D激光切割机等20余种激光加工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力争在2024年实现产值亿元以上。
中机数控的快速成长,是海西分院发挥优势助力项目孵化成长的一个生动写照。
近年来,中国机械总院海西分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专精特新四个产业方向,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积极加快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集群,建立了年产400台(套)的专精特装备自主产业链,产值规模呈现每两年倍增。
此外,借助获批的福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市首个部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海西分院聚焦“专精特新”开展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的技术攻关,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目前,分院已孵化中机数控、中机铸材等产业化子公司,组建成立了精密机床、特种材料等专业化团队,形成了超精密磨床、碳素材料专用数控机床等一批成果落地转化。
释放发展强磁场
走进海西分院2号恒温车间,一间大白房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外观像一节动车车厢,但是在它车身外又有一个电子操作台,车身内显眼处是一个红色机械台,这是由海西分院研发的超精密磨床。
该设备攻克了超精密技术、静压导轨模组技术和精度稳定性技术等核心技术,在结构原理、制造工艺及多尺度误差综合控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用户要求。
“这台机器在加工尺寸和整机精度保持性方面,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对标国际上的同类产品,可实现国产替代。”海西分院总经理助理潘龙介绍,目前海西分院已经建成了一条年产10台(套)超精密磨床的生产线,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海西分院聚焦专精特新、军民融合、国产替代等主责主业,紧紧围绕石墨专机、精密机床、激光装备这三条自主产业链,加快提升高端装备领域产业规模,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超2亿元。
石墨专机产业链上,建成一条年产3200吨新能源用石墨制品生产线,国内最大的单体石墨加工装备实现量产,中标多项石墨专机装备和石墨制品合同,单体合同金额首超3000万元,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初步显现。
技术人员正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切割测试
激光装备产业链方面,通过引进上海激光技术团队,向激光清洗、激光增材等新兴方向迈进。完成了龙门超高速激光切割、机器人多功能激光焊接等多项技术成果储备。2023年营业收入达3700万元,同比增长20%。
此外,全面发力工业母机减材装备,布局26项主机装备和功能部件新产品,已累计获国内及省内首台套装备认定8项,并连续三年获评国内首台套装备。“三方共建”整体指标完成超70%,2023年获纵向项目、各类科技补助等资金6083.4万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现在生产过程中还有出现过粘砂问题吗?如果还有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4月12日,海西分院铸造技术服务团队负责人高建军对福建宝山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建辉进行电话随访,跟进了解企业生产情况。
位于大田县的宝山机械有限公司始创于1994年,是一家集破碎、化工、矿山设备及精密铸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在此前的一次企业走访过程中,杜建辉向铸造技术服务团队反映,公司在生产机床床身铸件的过程中出现的粘砂严重现象,严重影响公司的铸件质量,增加了成本,但企业一直找不到问题所在。
服务团队的专家根据问题,对企业的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解,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驻点企业帮助其根据新工艺方案进行改造,经过多次试验后,很好地解决了铸件表面粘砂问题。
“粘砂问题解决了,帮助我们的铸件表面质量提高了不少,同时减少了二次清理次数,降低了我们的铸造成本。”杜建辉介绍。
大平台惠小企业。海西分院充分发挥科技型央企的创新引领作用,带动福建省、三明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解决制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难点、关键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23年,海西分院组建铸造技术服务团队开展公益性服务,走访全省企业110余家,累计服务全省企业超1600家次,提供解决方案100余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此外,组建多支高层次专业团队,聚集核心技术人才100余人,承担各类科技项目50余项,拥有核心专利100余项,带动产值超百亿元。
沙县记者站 许琰 薛辰怡 文/图
新媒体编辑:张锡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