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丨泰宁县政府副县长、县级副河长廖海林:深化落实河湖长制 勾勒幸福河湖新画卷

e三明   2024-09-20 14:28:59   阅读

一个个村落依山傍水、

一处处水域清亮明洁、

一户户人家鸟语花香

……

一幕幕景象,

共同构成了泰宁县独特的自然风光。

图片
这丹山碧水相映成画的背后,是泰宁县依托一湾碧水,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全力打造生态河道幸福河湖的生动写照。

“泰宁县不断探索治水兴水新路径、新方法,积极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着力打造幸福河湖,谱写全县生态建设的新篇章,交出了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满意答卷。”



泰宁县政府副县长、县级副河长廖海林在接受专访时说。
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得益于多年来泰宁县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县域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茅,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城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金湖湖库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先后获评新一轮国家生态综合补偿典型地区、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全省河(湖)长制正向激励奖励县,大金湖入选全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从“政府治水”到“全民护水”。

泰宁县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主抓治水工作,以列入全市“县级河长办标准化建设试点”为契机,稳步推进县、乡河长制管理标准化试点建设,持续完善年度述职、联席会议、绩效考核等制度,强化全流域视频监控、信息化巡河平台建设。发动共管共治,建立健全生态综合执法大队、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四方联动”生态环境执法机制,同时,选聘35名“政协委员河湖路长”参与河湖治理民主监督,按照就地、就近原则挂包239公里河段,并吸纳跑协、大金湖救援队等民间组织力量,广泛参与河湖治理与保护工作,凝聚起全民爱水、护水、守水的强大合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管河护湖。

“山水”项目助力河湖保护,擦亮生态底色。今年以来,泰宁县聚焦国省控断面水质提升,成功争取到重点流域治理资金,并有序推进金湖游船“油改电”工作,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同时,完成大金湖入湖口、湖心等区域生态清淤约5.8万立方米,有效改善湖库水质;大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完成污水管网新改建5公里,污水处理率达97%;通过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去年农业化肥施用量同比减少2%。县内75座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合格率保持100%,角溪一级、角溪三级、滩头、良浅等4座水电站被水利部授予“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称号。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下一步,泰宁县将继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不断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落实“晒水、议水、评水”机制目标,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为全县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泰宁县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明市2024年1号河湖长令为行动指南,依托泰宁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强化流域生态治理,确保泰宁水更清、山更绿。通过深化‘三争’行动,不断激发全县上下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将泰宁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廖海林表示。


文字:泰宁记者站  李少兰  熊明欢

图片:官乘梅

新媒体编辑:曹珂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