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湖村镇:小田变大田 闲田变良田

e三明   2024-12-11 15:48:23   阅读

秋收后,宁化县湖村镇的农业生产并未进入闲季,秋冬种植、改土肥田、兴修水利等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

11月26日上午,湖村镇党委书记、镇耕地保护工作负责人李华开启责任区巡田工作。

湖村镇拥有耕地2.815万亩。为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湖村镇建立挂镇领导、镇领导、村两委、小组长四级责任,创新设立 “巡田日”,聚焦撂荒地整治、违法图斑整改等重点工作。

“根据要求,镇领导每月至少巡田一次,但为了压实各级责任,镇党委书记、镇长会常态化开展‘巡田’。”湖村自然资源所所长雷浩介绍,通过巡田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形成问题整改闭环。

今年以来,湖村镇已开展各类巡田2000余次,无人机巡查40余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6个,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的基层治理耕地网格化管理体系。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湖村镇坚定守住耕地红线,护好良田沃土。但近年来,年轻人选择外出谋生,村里的部分土地无人耕种出现撂荒。

怎么才能进一步护好群众的“饭碗田”?湖村镇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农业生产托管,让分散且低产的土地实现从耕、种到收全程有人管,把曾经的撂荒地变成增收田。

近年来,湖村镇依托湖泉农耕保姆服务站,由巫坊村党支部书记领办的谷雨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日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等7家合作社,共同搭建农耕保姆服务中介平台,下设托管员服务队、农机服务队、专家服务队、农资团购服务队、信贷融资服务队等,为群众提供农业信息发布、农业订单对接、农业技术与农机共享、种苗农资团购、联合销售等综合农事服务,开展水稻及其他农作物单环节或全环节托管服务。

初冬暖阳照射在彭高村的田野里,村民们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着沤土肥田。彭高村党支部书记邓福安看在眼里、乐在心头:“村里的撂荒田地又有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彭高村的变化,得益于谷雨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对村里160亩撂荒地进行开荒复耕,撂荒了好几年的田地种上了水稻、玉米、大豆,村民们家门口就可务工,还能拿合作社给的土地租金。

谷雨合作社并非个例。这几年,湖村镇共引入新型经营主体22家,动员本土专合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134家,建成8000亩制种基地和1.365万亩烟叶种植基地。

耕地是产业发展最大的基础。如何让粮田变良田?湖村镇实施3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田块整治、田间道路硬化、灌溉排水等措施,让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粮田变良田,农业丰产增收底气更足。

龙头村“棉花地”经过改造后,以前分割土地的沟渠、道路被整平,零碎地、边角地被打破地界。经过改造后的500亩耕地喜获今年的第二次丰收。宁化县新源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种下的400余亩薏米,亩产200多公斤,产值100多万元。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湖村镇将坚持加强耕地保护、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湖村镇副镇长庄志强说。


宁化记者站 雷露微 通讯员 黄宣旺

新媒体编辑:李雨青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