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珊:挺进国家队的水球姑娘

e三明   2025-01-16 16:07:45   阅读

谢琳珊(前一)和队友进行陆上训练场景

球队在训练。

从强身健体到征战赛场,从游泳运动员到崭露头角的水上中锋……四年前中国女子水球训练基地落户三明,如今,我市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水球运动新秀,沙县姑娘谢琳珊正是其中之一。

适应国家队训练强度

1月11日上午8时,像往常一样,在福建省青少年体育学校游泳馆内,沙县籍水球运动员谢琳珊正在泳池里劈波斩浪。

“我们的泳池长度在25米,一般基础的游泳训练要2000米至3000米,大概就是40个至60个来回。”通过电话,谢琳珊向笔者介绍她日常的游泳训练量。

2022年12月、2023年10月,谢琳珊凭借优异的表现,两次入选国家女子水球集训队,特别是2024年11月,她参加了国家女子水球队举行的新队员入队欢迎仪式,成为国家女子水球队一名队员,一年中差不多有近半年在国家队训练。

刚进入国家队训练,谢琳珊并不是很适应,相较于在省队的那些熟悉战术,在国家队则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战术打法。

“国家队的训练战术是适用于精准对标到某个国家某支队伍风格打法的战术,更侧重于提高团队的综合实力,在复杂性上会高很多。”谢琳珊说。

除了战术变化,与省队相比,国家队从训练强度上也增大了很多。

刚进国家队训练第二天,骤然加大的力量训练就让谢琳珊感受到了强度,肩颈、躯干、胳膊、大腿,她全身上下的肌肉又酸又痛,疼痛的腹部肌肉甚至不能容许她大声说话或咳嗽,但她还是坚持完成当天的训练。“既然酸痛,那就再多练几天,身体就会彻底适应的。”她笑着说。

“水中荷花”的韧劲

谢琳珊2005年出生于沙县,是地道的沙县姑娘。她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游泳,起初父母并没有想过让她走体育这条路。“当时让她学游泳纯粹是为了锻炼身体。”谢琳珊父亲回忆说。

在泳池中,谢琳珊很快展现出了天赋,多次拿到比赛冠军,她也被选入市少体校游泳队。“我在少体校是走读,平常在学校上文化课,放学和寒暑假去少体校训练游泳。”多年如一日刻苦训练,谢琳珊的游泳成绩不断提高。2017年,谢琳珊到福州参加比赛,拿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被福建省水球队教练看中,改练水球项目。

“琳珊的身体条件比较好,手长脚长,适合游泳,头脑灵活,有天赋,练水球很合适。”市少体校教练姜杨海说。

初到省队集训,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谢琳珊每天晚上都要打电话给父亲,聊着聊着就哭了,在电话那头,父亲听着女儿的哭声也跟着掉眼泪。

水球,一个听起来柔和的运动,比赛训练背后,伤痛却是如影随形。在外训练期间,父母就从女儿的聊天框里了解每天训练情况。在一次比赛中,谢琳珊因为防守对方发来的球后背被撞,导致骨骼发生错位。

“我们在女儿学水球之前不太了解这项运动,总以为在水里不会太激烈,听到她说骨头错位了,理疗好后第二天还要继续打比赛,她妈妈哭得不成样子。”提起女儿过往的伤痛,时隔数年,父亲的心疼还是无法掩藏。

无论遇到多少伤痛和苦累,坚韧的谢琳珊就像那水中荷花一样,坚定地向上生长。刚加入女子水球队不久,谢琳珊就获得了2018年全国青少年水球锦标赛女子少年组第三名、青年组第三名的好成绩,之后几年,谢琳珊频频在各大赛事上崭露头角,2020年她获得了全国U17女子水球锦标赛第一名。

你所不了解的水球

2023年,谢琳珊与福建女子水球队队友们一起拿到了全国女子水球锦标赛第二名。在决赛中,福建女子水球队以10:11败给卫冕冠军天津女子水球队,创造了福建女子水球项目的历史最好成绩。

谢琳珊从比赛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那场比赛我真是尽力了,个人总共打进9个球,但没拿到冠军,只能说明对手更厉害,往后还是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努力提高。”谢琳珊说。

水球是一项小众的集体球类运动,它类似于在水中进行的手球,一场水球比赛共两队参加,每队7人上场,包括一名守门员。参赛者须在32分钟的比赛时间内一刻不停地游泳或踩水,尽可能多地将皮球攻进对手大门。

水球对参赛者的体能要求很高,标准场地长25米、宽20米、水深在1.8米以上,这要求队员在比赛中要不停地游泳或踩水保证身体始终在水面上。一场比赛下来,每名队员的游泳距离大多在5公里以上。

水球比赛鼓励身体对抗,在进攻一方持球时,防守队员可以对其进行抱摔等抢球动作,甚至允许将进攻队员摁进水里。

“水球的运动量很大,比赛过程中,可能急停急冲,就像足球比赛遇到单刀直入的机会,运动员要使出最快的速度去追球并且进攻争取打门得分。”姜杨海说,“水球讲究团队合作,有球类运动的独特魅力,训练又能和游泳相结合,非常值得推广。”

谢琳珊在水球队的位置是中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在整体技战术安排中,中锋位属于进攻重点。由于中锋位置的关键性,在场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冲撞与“斗争”,但谢琳珊毫不畏惧。

“自从教练让我打中锋开始,我就已经接受这种竞争了,虽然运动中不可避免会受伤,但习以为常了。”谢琳珊说。

2023年9月,谢琳珊被保送至福建师范大学,就读于体育系运动训练专业,现在,她除了是一名运动员外,也是一名大学生。

“参加训练比赛,完成学业课程,有时候也觉得很累,但是每天都会告诉自己又坚持了一天,未来的收获只会越来越多。”谢琳珊说。


文字、图片:沙县记者站 薛辰怡 黄悦(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媒体编辑:欧贝妮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