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今年冬笋产量如何?最近没下雨,竹林喷灌到位了吗?”近日,记者跟随宁化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来到宁化县安乐镇黄庄村的龙山竹林丰产示范片。刚下车,宁化县林业局科技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廖方明和竹农姜星华就聊起了竹林的情况。

和姜星华一样,竹农吴永仁也尝到了科学育竹的甜头。2022年天气严重干旱,安乐镇部分毛竹枯死,冬笋几乎绝收,2023年冬笋也很少。吴永仁的150多亩竹林,通过示范片建设,建了2个灌溉水池、2条轨道搬运机单轨,进行施肥喷灌,2023年冬笋比往年多挖了4500多公斤,春笋产量也显著增加,笋干达2000公斤,卖了19.5万元。“通过竹林轨道运输春笋,以前要请10多个工人,现在五六个就够了,既方便又轻松。”吴永仁深有感触地说,科学育竹让他越干越有劲。
(资料图)
山间有竹,竹海“淘金”。宁化县竹林面积达45万亩,是名副其实的毛竹大县。宁化县林业局还指导竹农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探索黄精、七叶一枝花、三叶青等竹林复合经营模式,推广“公司+林场+农户”“公司+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运营体系,助力林农增收。
近年来,宁化县发挥竹资源丰富的优势,秉持“科技兴竹”“以竹富农”理念,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竹林适度规模经营,现已建成笋竹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26家。通过项目带动,推广竹林丰产培育和林下套种药材技术,提高竹山产出效益。目前全县竹林丰产基地达17.1万亩,亩均产值1200元以上,竹农人均从竹山经营获得收入13600元。
文字:宁化记者站 雷露微 通讯员 陈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