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背后的“纤毫智造”

e三明   2025-02-22 13:40:02   阅读

恒温车间内,工人对丝线进行外观检验。

企业探讨5G网络方案

●尤溪记者站 吴振湖 文/图

在尤溪经济开发区城南园,福建鑫森合纤科技有限公司成衣展示中心里,各种品牌的高端跑步背心、瑜伽裤、运动服应有尽有。

目前,鑫森合纤锦纶纤维年产能达15.5万吨,产能位列全球锦纶纺丝行业的前列。

解码锦纶“黑科技”

68根细丝合成一股,每一万米长重量仅20克……这组数据说的是鑫森合纤的“王牌”产品多孔细旦丝,性极轻柔,多用于制作跑步服等贴身衣物。

“最多可以做到96根细丝合成一股,每一万米长重量仅70克。一般用于制作T恤、POLO衫之类的衣物。”鑫森合纤公司党支部书记、外联部主任郑秉增说。

保持行业领先,就要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2015年,鑫森合纤成立研发中心,如今研发团队有近70人,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

“石墨烯锦纶机能纱具有身体保健功效。纱线内的石墨烯,具有特殊的电流特性,会对人体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能有效舒缓肌肉紧绷状态。”郑秉增介绍,“这种产品同时具有抗菌抗霉功效。纱线杀菌,是由于石墨烯的高活性表面,结合微生物外层蛋白质成分中的硫醇基,能使其新陈代谢受抑制,进而造成有害微生物死亡。”

鑫森合纤通过在纺丝加工时加入了不同的纳米母粒,研发出抗菌除臭锦纶纱、凉爽锦纶纱、保温防晒锦纶纱、驱蚊锦纶纱等高端产品。

目前,公司还研发出生物基锦纶56长丝、高强锦纶6长丝、军工特种锦纶66长丝、持久抑菌锦纶6长丝、白竹炭改性锦纶6长丝等功能性高科技锦纶产品。

智慧大屏成管家

鑫森合纤5G车间,现场工人明显减少,但年产量能达2万吨,且产品质量上乘,是公司的示范车间。

秘诀就在车间里的智慧大屏上。智慧大屏是针对生产现场后纺设备的位置分布、运行状态、环境数据等实时数据的综合性展览界面,帮助运维管理人员快速掌握生产线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突发问题。

“公司虽然自动化水平较高,但之前生产工序的定额调整完全依赖人工填报,工单——人员——设备——反馈体系不透明,厂区生产线存在‘信息孤岛’,管理效率待提升。”郑秉增说。2023年9月开发的“5G+智慧工厂”项目,采用5G混合专网,将CPS(信息物理系统)和生产过程管理系统打通,实现车间各种工艺加工设备的数据采集和程序管理及数控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比如,之前需要4个人看管4台机器,有了智慧系统之后,相关信息都集合到一个大屏上,现在只要一个人看管就行了。”郑秉增说。

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监控、数据报表等通过智慧大屏直观展示,同时具备智慧预警功能,这样就能实时掌握生产设备及零部件的健康状态,避免计划外停机。

这个智慧车间每年能降低生产作业人力成本约50万元,降低成品呆滞库存率60%、约80万元,降低现金流占用率20%、约600万元,废丝率降低6%、降低原料切片成本材料约30吨。同时无效工时占比降低5%以上,增加产能70吨。


新媒体编辑:李雨青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