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福建省聋协无障碍急救平台体验活动在三明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的80余名聋人协会成员及听障人士代表参加活动。
紧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120急救电话作为连接医院与患者的生命线,对普通人来说只是简单的拨号操作,但对于听力语言障碍等特殊人群,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我市听力残疾人士近2.8万人,言语残疾人782人。以往,由于沟通障碍,这一部分人群在面临紧急医疗状况时,难以迅速、准确地报警,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去年11月,由三明市卫健委统一建设的防猝死院前急救信息平台在三明市第一医院急救中心正式启用。该系统中的重要功能——“无障碍急救平台”同步上线,为听力语言障碍人士开辟出一条呼救报警的“绿色生命通道”。
听力语言障碍人士可搜索进入“无障碍急救平台”微信小程序,提前绑定手机号,添加紧急联系人,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就可以及时向120发起文字呼叫。平台自动将文字报警内容转化为语音实时播报给调度员,调度员的指令语音也可实时转成文字反馈给听力语言障碍人士,确保双方沟通无障碍。
为了帮助听力语言障碍人士迅速、准确地报警,平台充分考虑这类特殊人群的实际困难,将“我需要救护车”“请问多久可以到” “信息准确”“当前的主要症状是:昏迷、呕血、呼吸困难、交通事故、恶心呕吐……”等常用语,设置为快捷回复键。此外,报警人还可以通过手机定位,将实时位置发送至三明市120急救救援指挥中心的急救医疗调度云平台,帮助120快速派车实施救援。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障碍呼救在听障及言语障碍等特殊人群中的普及率,市第一医院将“无障碍急救平台”的操作视频和手语翻译同步发送至听力语言障碍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微信群中。同时,联合市残联、市聋协共同举办多次相关培训以及120呼叫功能测试,工作人员在手语老师的翻译下,对听障人士代表进行“手把手”教学演练,悉心讲授平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其亲身参与感受无障碍报警求助全流程。
目前,我市已实现市、县两级120院前急救无障碍呼救功能全覆盖。
全媒体记者 黄宝琴
新媒体编辑:邓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