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东莹化工22年来,他始终保持严谨、细致、求实、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积极、高昂的工作热情,以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去;他总是以高质量、高效率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逐步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他不仅自身技术过硬,还不忘“传、帮、带”,对同事毫无保留,用他的行动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他就是清流县东莹化工有限公司生技部部长邹伟星。
邹伟星,198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2003年东莹化工有限公司在清流开工建设,邹伟星受总部派遣来到清流。
起初,他只是车间内一名普通工人。“学历不行,就自学,技术不行,就查阅资料,当时,就觉得只有多学技术才有出路。”见到邹伟星时,他正在中控室查看各生产车间设备运行数据。
就这样,邹伟星开始了漫长的学习实践之旅,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他从车间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为公司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的能工巧匠,更是公司安全高效生产的“守护神”。
“邹部长在技术上刻苦钻研,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

同事王建华说,有一次车间反应炉的挡轮坏掉了,反应炉后移,继续运转极易使设备损坏,检修人员多次调整和维修都无法解决。后来,邹伟星根据经验,结合资料查询,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摸索,一直到凌晨3点,问题得以解决。
说到邹伟星的技术生涯
是与一系列“不可能”较劲的过程
2017年
邹伟星主导AHF车间转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改项目,通过改造,停用两台锅炉,为公司降低了用电量,年节能量约2900吨标煤。该技改项目在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上荣获一等奖。
2018年
他提出对冰机冷媒循环系统进行闭式循环改造,成功降低了循环泵电机功率,减少盐水循环对设备管道的腐蚀。
2021年
他主导R32车间新增盐酸吸收系统工艺改善项目,新增一组盐酸水洗吸收系统,降低水洗温度,提高生产系统中的安全系数。
2024年
他主导AHF车间三期尾气处理技改工作,技改完成后可以减员4人,并可以停用一整套尾气处理系统,减少设备运维费用,提高公司效益。
“他的经验很丰富,对于设备的情况非常清楚,一个数据的变化,他就能察觉到设备的不正常。每次自己遇到问题,只要他一来,基本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同事魏文峰说,自入厂以来,一直跟着邹伟星学习,在技术提升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公司的设备每半年就要检修一次,特别是转炉密封的安装最难调整。“几乎每次安装,都要经历三五次,每一次最长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使密封的地方紧密无缝隙。”邹伟星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邹伟星明白“没有完美的个人
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个道理
“这是为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
为帮助年轻同事掌握技能,每次学习培训会上,邹伟星都让参与人员自己分析,并对他们的分析给予指导。这种刨根问底的学习方式不仅加强团队的责任心,还让年轻同事收获了更多的工艺知识。在邹伟星的带领下,下属机修班组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先进班组。
“鼠目寸光、墨守陈规只会永远原地踏步,只有持续技改创新才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邹伟星表示,作为一名党员,他将带领团队不断努力,为企业的加速发展贡献劳模应有的风采。
文字:清流记者站 杨 颖 新媒体编辑:曹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