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 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发展观察

e三明   2025-05-22 11:39:03   阅读


萤石又称氟石,是氟化钙的结晶体,在我国主要运用于氟化工、冶炼、钢铁等领域。我市萤石矿储量约3000万吨,占福建省的1/3,拥有三明经开区氟新材料产业园(黄砂片、吉口片)、明溪氟新材料产业园、清流氟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发展氟新材料产业大有可为。


image.png

位于三元区的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补链”企业的金氟化工与相邻企业形成上下游抱团的新型产业链。(林文斌 摄)


在全国各地新材料产业领域高速发展浪潮中,三明建设氟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从何而来?



从新增长极中来


走进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全球首条千吨级全氟异丁腈产业化生产线正在忙碌运转中。



“环保型电力绝缘气体全氟异丁腈,主要用于输变电领域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气体绝缘线路等的绝缘和灭弧。在保持同等绝缘性能前提下,与六氟化硫比较,可以降低99%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图片

公司总工程师吴成英介绍。


眼下,高压电力绝缘气体主要使用高温室效应气体六氟化硫,温室效应潜值高达23000,而全氟异丁腈是新一代低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环保型电力绝缘气体,混合气体的GWP值仅为300左右。若完全替代六氟化硫,每年可减排超过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目前,作为企业的一个拳头产品,全氟异丁腈生产线完成标准化建设,开展批量化生产,实现规模化应用,产品销往海内外。


走进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展厅,眼前呈现出一片别样的景象:数据中心仿佛在“泡澡”,电子元器件在氟化液中浸没式冷却,实现高效安全运行。而旁边的鱼缸内,透明液体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层,上层是水,下层则是氟化液,一部手机在下层液体全浸没的状态下仍然正常运行,而上层的金鱼在水中自由游动。



“氟化液不导电、不可燃,不溶于水,可用于数据中心、半导体行业的冷却,使能源效率提高70%。”

图片

公司展厅讲解人介绍。


作为国内含氟精细化学品重要生产企业,海斯福公司围绕打造全球领先的氟新材料生产商目标,坚持不懈以氟新材料产业链延伸为主攻方向,迅速成长为国内绿色氟化学品和氟材料行业的明星企业。‌



“我们看好氟新材料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能,积极开拓新产品、新工艺,延伸产业链,通过科技创新深挖氟新材料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图片

公司研发副总监王孟英介绍,自2007年8月成立以来,海斯福公司紧盯氟化工领域,不断进行技改提升,研发生产新产品,研发出的12个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新能源、数字基建、新型显示、电力装备等领域。其中六氟异丙醇和六氟异丙基甲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2024年,海斯福实现营收19.6亿元。


如今,海斯福公司正加紧建设氟新材料研究中心及年产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推动企业氟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及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氟新材料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从延链强链中来


初夏的三明,氟新材料产业发展热潮涌动。


近日,三明市与省属企业项目对接会上,氟新材料产业延链强链项目的签约尤为引人关注。签约现场,福建福多邦科技有限公司与三明经济开发区签订年产3000吨氟化锂项目、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与清流县签订福多邦萤石矿浮选生产线技改项目,总投资近6亿元,产品涵盖新能源电池、高端润滑油、电子化学品等领域。



“在之前落地三明的氟新材料项目发展基础上,我们再次签约3个项目,进一步延链强链,打造完整氟新材料产业链条。”

图片

福建福多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文祥表示,将建设年产3000吨氟化锂生产线、含氟精细化学品生产线,全面更新改造清流县福多邦萤石矿浮选生产线,进一步补齐补强三明氟新材料产业链条。



项目落地三明,为我市氟新材料产业链添上重要一笔,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链转型升级。与氟新材料项目一样“链”上发力的,还有各链条企业。


海斯福公司是我市氟新材料产业链中的“链主”企业‌,其生产原料主要为六氟丙烯,该原料上游企业有清流东莹、三农新材料等公司,海斯福的部分产品供给下游企业海西联合药业生产吸入式麻醉剂等。


而在位于三元区的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补链”企业,金氟化工与相邻的福建三农新材料、安美奇铝业形成上下游抱团的新型产业链。


福建三农新材料生产的有水氢氟酸直接供应给“邻居”金氟化工,金氟化工的氟化工相关产品又是隔壁公司安美奇铝业生产高端铝钛硼的原材料,形成紧密的产业配套。


握指成拳、串珠成链,激活氟新材料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目前,我市不断补齐补强氟化工产业链,通过政策支持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园区氟新材料企业互补短板、协同发展,形成以海斯福、三农新材料、金氟化工、东莹化工、三化元福新材料等为龙头企业的含氟产品生产和研发产业群,构建起含氟精细化合物、含氟聚合物、氟碳化学物以及氟化盐4大类产品体系,带动了三明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氟化工企业24家,较5年前增加11家。



从做优服务中来


5月12日,清流县2025年第9期氟化工艺安全作业培训班开班,培训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内容涵盖氟化工艺安全基础知识、设备操作规范、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为化解人才不足难题,清流县立足氟新材料产业需要和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人才“订单式”培养,累计向企业输送新材料技能人才900余人。同时,打造开放式职工培训模式,建成南三龙地区首个特种作业考培点,完成考试培训16批近1300人次,形成产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储备。


这是我市保障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为做大做强氟新材料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我市制定了《三明市支持氟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等政策,建立市领导挂钩特色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制度,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人才要素保障等方面,实施“一企一策”服务,深挖产业发展短板,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当好企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员”、惠企利企的“护航员”、要素保障的“服务员”。


3月26日,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三明氟硅产业专场举办,加快推动三明氟硅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4月7日,“院士专家三明行”暨“一产业一院士一团队”推动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举行,专家深入企业“把脉问诊”;4月9日,福建省氟新材料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在清流县启动,专家团围绕产业关键问题开展协同攻关;4月18日,氟新材料产业“双招双引”专家三明行活动举行,专家深入氟新材料企业“一对一”专业指导……


今年来,我市招才引智持续发力,推动产学研用资加速融合。市委人才办、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聚焦氟新材料等特色产业人才全要素保障,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持续深化人才飞地、“揭榜挂帅”、“一产业一院士一团队”等引才模式,创新开展特色产业链“双招双引”专家三明行活动,积极搭建特色产业与高端人才团队的对接平台,让创新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最大增量”,为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点“石”成金,聚“氟”成势。如今,我市积极主动融入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全力延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优化生态链,加快打造规模大、结构优、质量高的国家级氟新材料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塑造起氟新材料产业竞争新优势。


文字:吴文凯 詹铁笛 巫建辉 黄柳青

图片:全媒体记者  林文斌

新媒体编辑:林红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