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闽江源头生机勃发。行走于建宁大地,莲叶荷田田,金色稻浪翻滚,人间烟火气处处可见。今年以来,建宁县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莲乡处处迸发新活力。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8月16日晚,在建宁县冰沙夜市,由濉溪镇组织的“村村有故事 周周有惊喜”高峰村特色乡村文化表演精彩上演。
6月9日,建宁县“冰爽莲乡·烟火濉溪”冰沙夜市启幕,绵延几百米的濉溪河畔,汇聚了各色美食、手作小物、创意摊位,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到处散发着人间烟火。
政府搭台,村民唱戏。从7月19日至8月底,濉溪镇积极开展“村村有故事 周周有惊喜”活动,10个建制村轮番上阵,每周六、周日晚准时“开秀”。
这个活动是濉溪镇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为打破乡村活动单一模式,该镇以“村村有故事”为脉络,让各村轮流“当家”,融合文化展演、产业推介、知识科普与冰沙夜市等消费场景,既激活乡村文化活力、搭建村民展示平台,又以消费新业态聚人气、促增收,助力乡村文化活起来、产业兴起来、钱包鼓起来,着力发展“夜经济”。
“夜经济”点燃建宁夏日新活力,产业发展带领百姓增收致富。眼下,“中国建莲之乡”建宁县,正迎来采莲时节。家住濉溪镇圳头村的种莲大户谢炳贤夫妇,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来到莲田。
一个麻袋、一双长靴、一个小竹篓,谢炳贤熟练地拨开莲叶,走进比人还高的莲海中。不一会儿,小竹篓里就装满了莲蓬。
“由于种植周期短、产值高、变现快,莲子成为建宁农户种植的首选。”谢炳贤说,在当地,每年春分后栽种藕苗,七月下旬莲子成熟,七月至九月分批采收加工,到秋分采收结束,共可采17茬。
莲产业一直都是建宁县百姓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魏英辉介绍,目前,建宁全县种莲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年产通心白莲4000多吨,2024年建莲全产业链产值达27亿元,带动农民增收超1亿元。
不仅是建莲,如今制种也成为了建宁的响亮头牌。建宁是国家级制种基地超级大县。全国每十粒杂交水稻种子就有一粒来自于此,形成“北张掖、南建宁”两大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格局。2024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约16万亩,产量达3.72万吨,实现总产值22.32亿元。
莲子、种子是建宁“五子”的典型代表。从“五子登科”到“五子兴旺”,眼下,建宁县着力抓好一个百亿元的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据了解,2024年,建宁县以“五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13.85亿元,比增2.73%。
同时,构建以种子、莲子、梨子、桃子、无患子和农林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电商、文旅等“五子四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推动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增收。
文字:建宁记者站 曾 程
新媒体编辑:张锡帅